认知思维开篇 系列分享系列一
如果有人告诉你,只要你意志力足够坚强,你就可以突破身高上限,长成2.58米的大个子,那么你可能认为他们疯了。但是如果他们这么说,只要你的意志力足够坚强,你可以996没日没夜的工作并得到高回报,也许你会想这是有可能的。
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,那为什么你会相信后面一句话呢?
你可以很容易地反驳前面的说法,因为你了解身体的规律,知道他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。
但是当涉及到我们自己的情绪、思维和人际关系时,很少有人能认识到,他也有自己的规律。在某种程度上,他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。
认识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。 在认识自然界之前,我们往往有一种盲目的热情,认为我可以战胜大自然,只要我想。后来我慢慢意识到,大自然并不是你想要战胜就一定能战胜的。
接受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无能的。我们越了解自然,就越了解如何与他相处,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则,我们就会生活得更好。
认识规律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,但他也要付出代价。
如果你想了解他,你必须接受他的无力,因为你不能无视规律,很多事情你不能蛮干。或者说你蛮干也没用,因为规律制约着你。
这适用于宇宙中的所有事物,也适用于我们自己。 但回到我们自己,我们通常会对自己或身边的人使用蛮劲,例如一个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人,他的父母和家人可能会说抑郁症不是一种疾病。如果敞开心扉,不给自己施加这么大的压力就好了?
如果有人说我睡不着,他的伴侣会说,放松一些就好?
老板说如果你更努力工作,业绩就会更好?
如果问题能通过命令转移任务目标的方式来解决,那么世界上就没有问题了。
如果你想以科学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,你必须承认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,承认了这一点,你才可能去掌握规律。
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写了一本经典的著作《象与骑象人》。他用大象来比作人们的情绪,如果我们想用蛮力打败一头大象,我们将会失败。
人的理性就像是骑在大象身上的人,他可以命令大象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。他是怎么做到的?不是因为他比大象强壮,而是因为他能理解大象的规律。 大象喜欢什么,害怕什么,吃什么。有了充分的了解,他就能和大象相处得很好。这一真理不仅适用于情绪。
在其他方面,你不必战胜每一件事,你只需要去学会跟他相处。
但首先你必须学会放下,因为你必须承认你一开始无法打败大象,然后你可以考虑真正了解它。看起来你输了,但你会做得更好,所以在我们开始之前,我们首先要学会放下。
我不能改变你的意志。我希望你们也能学会放下,承认无论你多么想做,但不能改变这件事的本来规律。这样我们会找到更多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。
接下来的分享系列文章,深想会介绍四个方面的规律。
一、与自己有关的规律
我们要分享跟自己有关的规律,包括你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、想法和行为。
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能够控制自己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就没有那么多人把工作推迟到最后一天,抱怨没有时间再玩游戏了。
你可能试过自我管理。你可以立flag,上面写着我每天早起。当然,开始几天还是有效的,但他很难一直坚持下去。所以在第一部分,深想会探讨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。
二、与世界有关的规律
我们要分享跟世界有关的规律。深想会探讨我们对这些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。这个过程本身是有规律的。
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事物,并且认为它们是真实的。事实上,它们可能不同,理解这些规律将丰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。
三、与关系有关的规律
我们要分享跟关系有关的规律。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联系,而不是我们狭义的撸串。
你在工作中与你的上级、平级和下级有链接。在生活中,你与家人和朋友有链接。任何人都无法不与别人产生链接。
即使你是一个宅男,每天独自打游戏,你仍然与虚拟场景的其他玩家产生联系。
深想会探讨在这些关系当中的边界、权利和责任。你将如何影响别人或是被别人所影响?
四、与意义有关的规律
我们要分享跟意义有关的规律。相对来说,这是最抽象的方面。但它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
我们是否有这样似曾相识的经验,大多数人都说我有工作任务必须要去完成,但我内心里真的不想去做。那时候我们心里也会想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?
深想希望通过最后一部分的探讨带给你一些规律,帮助你今后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,可以有更好的答案。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规律呢?你不能直接教我们一些方法或建议吗?也许在很多领域,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够了。例如,只要我们知道如何打开冰箱,我们就不必知道制冷的原理。思维最本质的一点是因为研究对象是我们自己,他是一直在改变。
当你从一个城市开车到另一个城市时,打开手机上导航App,想知道哪条路线最短。唯一的距离最短,他是不变的。你问他多少次,他都会给你同样的结果。
但是如果我们想让他推荐一条没有拥堵的最快路线,答案不一定是,也许每次我们问的时候都不一样。
这些建议是不同的,奇妙的是,如果我们遵循这个建议,建议本身已经改变了。
例如,在上下班高峰,所有的汽车都在行驶,所有的司机都在看地图,软件得到一个建议,左边的道路上几乎没有汽车。
大多数司机都遵循这个建议。猜猜结果会怎样?这个建议是错误的。
如果大多数司机向左行驶,另一侧道路上的车就会更少。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领域,我们遵循这些建议,可能没有取得正确的结果。这是一个小小悖论。
这种悖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。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应该掌握基本规律。
因为你有规律。你可以选择,什么时候听从别人的建议,什么时候超越别人的建议。这不仅是一个更系统的视角,也是一个更灵活的视角。
就像你有导航App,但你必须掌握他和人之间的规律。你和其他司机之间的规律,其他司机和App之间的规律,最后你可以更好地使用App的功能做出合理的判断。
今天我们先分享到这里,期待下一次分享。